不用出入境,即可五折购买免税商品?小程序认证“宽松”成常态
- 701
- 2022-04-06
你有多久没出国了?
“钱攒好了,去意大利买买买的计划泡汤了,便利店里买不到在日本种草的零食,泰国买的防晒霜已经撑不到下一次升温,在燥热的夏天,惦记德国的啤酒,法国买的香水,即将空瓶……”一支商城大屏广告直戳消费者被困的购买欲。
国际旅游停摆的日子里,出不去的全世界,想要的东西,如何买回来?
“2020年有朋友去过日本和三亚,她们的航班信息都可以在免税店的小程序上帮忙采买(护肤品、彩妆)。”米粒(化名)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疫情以来,根据多名消费者反映,线下免税店和多家免税店小程序采购条件“宽松”渐成常态。
实际情况如何?记者3月28日实地走访了中服免税北京店。该店导购员对记者表示,因为疫情原因,店里的商品购买条件确实有过几次“宽松”调整,“目前根据海关要求,店内已经恢复了180天入境购物期限,此外购买商品还需顾客携带护照原件。”
记者在中服免税北京店的公众号找到相关通知,证实了上述店员的说法,该店的免税产品购买条件一度最长放宽至(出入境记录时间基础上)一年半。
贝壳财经记者还实测了多家免税店小程序发现,多家小程序商城购买条件、购买资格认证等标准不一,有的必须严格执行有出入境记录的旅客才能购买,有的个人身份与航班信息并不匹配也能购买,更有部分免税店的少数产品只需填个人身份信息即可下单……
出国旅游受限的现状下,从消费者需求和免税企业的经营角度来看,采买条件放松,似乎是一种必然。
日前,韩国政府取消了5000美元的免税购物额度限制,出境公民可在免税店不受限制地购物。在此背景下,免税行业正积极开展促销酬宾活动。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郭炳联也建议放宽香港免税购物额度、放宽签证政策。
01
走访
市内免税店顾客稀少,“可借用他人真实出入境信息购买”
“以前来买东西的人队都排到门外了,店内还会限流,分批进店。”中服北京免税店的导购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但3月28日,贝壳财经记者走访时发现,4层楼的店内,顾客屈指可数。在店内逛了近1小时后,店内仅自己一位顾客,临近中午才有新顾客来访。
记者以顾客身份实地咨询该店四层导购员购买资格问题,被告知持有本人或他人护照原件以及海关出入境证明,均可在店内购买免税商品。多名导购员均向记者表示,消费者只要能够提供朋友真实的护照原件以及海关盖章的出入境证明即可购买免税商品,“我们需要拍照留存,只要系统能够通过就行”。
而有消费者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其一个月前曾到访过北市室内中服免税北京店(CNSC),当时二层的导购人员明确向她表示“无法使用朋友的航班信息购物。必须本人持本人护照及航班记录到店进行购买。”
“很多人听说要带本人护照,直接就走了。”该店导购员称,疫情后店内购物政策经历过几次调整。
据中服免税北京店公众号2021年6月29日发布的通知,当时受疫情影响,海关放宽免税品购买期限,原本消费者要在180天内有入境记录才能购物的标准,调整为自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期间回国的旅客、有未使用出入境记录均可购买,此后该项政策一直持续到2021年6月30日,旅客购买期限在此前180天的基础上延期1年半。
到了2021年7月1日,中服免税店又公布了最新疫情期间免税购物政策,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回国的旅客、有未使用出入境记录,可在2021年12月31日前到店购物。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新延期政策出来后,2021年年底前进店购物的顾客数量仍不在少数,“日常客流量一天能达到300-400人”,然而从2022年起,过期出入境记录无法使用,店内客流量明显减少。
“目前根据海关要求,店内已经恢复了180天入境购物期限,此外购买商品还需顾客携带护照原件。”
对于顾客减少是否影响货品保质期问题,导购员称,“目前新店刚开业一年多,暂不担心商品积压、过期问题。”而且根据以往经验,疫情期间购物政策往往“半年调整一次”,她推测,目前店内经营现状或许不会持续太久。
02
实测
小程序购买资格认证“宽松”,客服称一切以下单结果为准
北京市内就这一家免税店,而且对比价格来看,优惠力度还是不及机场免税店或免税店小程序,所以线上采购成为这两年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
“我已经两年多没出国了。”近两年出境游几乎停摆,米粒自2020年后就未出去过。此前米粒曾多次在机场免税店以及各国免税店帮朋友采购免税商品,现在通过免税店小程序下单成为米粒常用的方法之一。
今年3月,李美(化名)受朋友委托,她登录某免税店线上小程序帮忙购买一款香水,在离岛信息验证一栏填写了自己2020年从日本回国的航班信息,顺利通过资格认证,成功下单。
“目前在这个小程序上累计购物近2万元”另一消费者木雪(化名)也向贝壳财经记者反映,自己早在2020年上半年就开始通过“cdf会员购北京”小程序购买免税商品,到了下半年航班信息过期后依然能够认证成功,获取购物资格,此后自己就是这里的常客。木雪告诉记者,自己之前在海外留学,习惯通过机场免税店购买日常所需护肤品和化妆品,但疫情后逐渐养成了在小程序上购物的习惯。
贝壳财经记者在中免集团旗下另一免税品购物小程序“中免日上|旅购”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记者输入个人身份信息后,填写了一个未乘坐过的最近航班号即通过验证。认证成功后,贝壳财经记者测试下单并成功购买了某知名品牌眼霜,实付款586元,相当于5.9折于官方原价购入。
而小程序旅客验证页面显示,该平台提供海南离岛认证和出入境认证两种方式,其中海南离岛认证需要消费者提供基础身份信息以及离岛信息,提交认证通过后才能拥有平台内指定商户/品牌的下单购物资格,其中认证标准为“近180天内有离开过海南岛的记录,或有出入境的记录”。
在进一步的测试中,记者发现,在“中免日上|旅购”中,除个人身份和航班号不匹配能够购买外,填写超过180天的航班信息也能验证成功。
随后,记者又测试了多个免税商品购物小程序,其中,cdf会员购、cdf会员购海南、cdf会员购北京、cdf会员购广州和CNSC会员购小程序购物资格认证均较为“宽松”,有的平台上部分免税产品只需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即可购买。在测试的9个小程序中,仅cdf海南免税(官方商城)和深免x DFS|离岛免税两个要求岛内购物的小程序“不正确”的验证信息无法通过。
对于小程序的采买问题,海口市12345免税热线的相关工作人员于4月2日对贝壳财经记者解释称,“我们线上平台分为离岛前跟离岛后两大平台,其中,cdf离岛免税商城是离岛前购买的(平台);cdf会员购海南为离岛后的(购买平台),平台上销售的都是完税的产品。”但对于为何有的产品无须验证航班信息,其表示“不清楚”,但她强调只要能在该平台购买到的商品都是“没问题的”。
针对上述购物资格认证“宽松”现象,贝壳财经记者致电了中免集团官方客服咨询,客服回应称,按照原则,小程序上购物的消费者需提供180天内离岛或出入境信息,但一切还是以“实际下单是否成功为准”。当记者反复询问超出限制条件下单成功是否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时,客服则回应称,“这个对于消费者来说完全没有影响,只要能下单成功即代表可以购买”。
免税店购物小程序认证条件“宽松”已是常态。
贝壳财经记者在小红书上以“离岛认证”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了400+篇笔记,不少博主在平台上分享“没有去过海南岛也能认证成功”的经验帖,其中不乏直接分享火车、飞机等交通信息,如何购买离岛人身份、航班信息等帖子。而在帖子下方的评论区,还有不少认证成功用户的反馈信息。
“现在也没办法出入境,要让免税产品抵达消费者手中,也要让免税企业活下去,所以只要产品质量没问题,条件宽松我是支持的。”有消费者告诉记者。
不过,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孟泽东对记者分析称,离岛免税小程序未尽责审核义务和准确传输电子数据义务涉嫌违规。对于目前的标准不一问题,他建议首先要从监管层面制定和落实监管的具体方案,然后进一步明确监管的程度和力度,切勿自主调整,要积极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坚守法律底线。
03
资本
离岛免税业务保持高增长 中免股份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56%
机场免税店几乎半关闭,市内免税店又顾客稀少,倒是线上各大小程序几乎全年都有产品存在“缺货”现象。免税生意还好做吗?免税企业过得怎么样?
以龙头股中免股份为例,3月11日,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1至2月主要经营数据公告,公告显示,经初步核算,2022年1至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0%。
1月份,中免股份发布的2021年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76.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65%,实现营业利润147.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23%。
对于上述成绩单,中免股份在公告中指出,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与离岛免税业务持续保持高增长,下属子公司与首都机场达成第三合同年租金减让协议以及海南部分子公司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有关。
但去年的前三季度,中免股份的业绩并不理想。
2021年中免股份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营收139.7亿元,同比下降了11.7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1.32亿元,同比增加了40.22%。中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中,首都机场租金减免对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1.4亿元,海南6家下属子公司享受的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7.4亿元。
也就是说,除去这两大因素,2021年第三季度,中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只有12.52亿元,同比下降44%。2021年三季度报公布后,中免股价连续两天累计暴跌接近20%。
中国中免股价连涨三天,截至4月1日收盘,报收174.26元,上涨6.02%。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梦涵